纳科诺尔

NEWS

了解行业动态,获取企业资讯

大显身手 正当其时!纳科诺尔出席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时间:2025-02-20 12:46

时间:2025-02-20 12:46

【摘要】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15-16日,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我国新能源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行业盛会之一,本届论坛汇聚了政、产、学、研各界顶尖力量,旨在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新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纳科诺尔作为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出席这次行业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头部企业代表共商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大计。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月15-16日,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我国新能源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行业盛会之一,本届论坛汇聚了政、产、学、研各界顶尖力量,旨在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新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纳科诺尔作为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员单位出席这次行业盛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头部企业代表共商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大计。

本次论坛聚焦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涵盖材料创新、制造工艺及装备升级等核心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孙世刚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等专家、学者发表了主旨演讲,分享了前沿课题。

论坛首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以《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产业化挑战》为题发表重磅演讲。他强调,“材料创新与装备升级必须双轮驱动,产业链协同是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这一观点引发全场深度共鸣。

欧阳明高院士指出,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主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电解质,并预测第一代(石墨/低硅负极)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高硅负极)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锂负极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欧阳明高院士还提出,AI技术将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等权威专家,分别从固态电解质合成、锂金属负极界面优化、硫化物体系产业化路径等维度分享了前沿成果。

专家们一致认为,全固态电池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前夜,材料与装备的协同创新将成为破局的关键,尤其是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方面的突破,将为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论坛期间,纳科诺尔常务副总经理李志刚以《无溶剂干法电极工艺装备及固态电池装备的开发》为题发表演讲,首次系统披露了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全链条布局。他提到,纳科诺尔与合资公司清研电子深度协同,通过“工艺-材料-设备”三位一体创新模式,根据清研电子研发的配方、干法工艺,攻克了干法电极制备原创开发、成膜均匀性等难题。纳科诺尔通过与国内外干法工艺和固态电池生产客户的深入交流,不断改进干法产品设计、开发了锂带压延、电解质成膜、转印等设备,为固态电池材料、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产业化布局方面,纳科诺尔已迈出关键步伐:

  • 实验室共建:与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联合建设的实验室将于今年5月投用,重点攻关硫化物电解质成膜、锂金属负极界面优化等工艺难题;
  • 量产线突破:合资公司清研纳科(由纳科诺尔与清研电子联合成立)已完成干法电极材料中试验证,设备产能覆盖从实验室到量产线的全场景需求;
  • 前瞻研发:公司新开发的转印辊压设备,适用于固态电池多元化技术路线,全/半兼容、干/湿兼容、氧/硫/复合多路线兼容,性能可满足Gwh量产需求,未来各阶段固态电池应用。

 

 

大显身手 正当其时!

干法双面成膜复合一体机

纳科诺尔凭借在锂电池装备领域20年的技术积淀,以“材料+工艺+设备”深度融合的创新理念,努力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环节。企业通过跨领域合作,加速推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样品”向“工厂产品”加速转化。

 

凝聚发展共识、集结顶尖力量!

作为民营高科技企业,纳科诺尔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为使命,以“所见及所得"为理念,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助力中国在全固态电池这一全球战略赛道上抢占先机。未来,纳科诺尔将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相关信息